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构建:产线布局、物联网、数字化生产
管控平台、数字孪生车间和大数据应用方案

发布时间:2024-9-23     来源:智能标杆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优化和自动化管理的制造环境。这种车间通常集成了物联网(IoT)设备、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通过数字化孪生技术,可以创建物理车间的虚拟模型,进行模拟和优化,从而在不影响实际生产的情况下测试和改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是现代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数字化智能化车间现状及演进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车间的现状和演进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来概述当前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现状:

1.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许多车间已经部署了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执行重复性高、危险或精细的任务。

2. 物联网(IoT):通过传感器和设备互联,车间能够收集和传输数据,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3.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企业能够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4. 云计算: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能够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同时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数字化孪生:数字化孪生技术允许创建物理资产的虚拟副本,用于模拟、测试和优化。

6. 供应链优化: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正在被用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演进趋势:

 

1. 边缘计算: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更接近数据源,减少延迟和带宽需求。

2.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这些技术正在被用于培训、维护和产品设计,提供更直观的交互方式。

3. 自适应生产系统:车间将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快速适应生产需求的变化,如产品定制化。

4. 更高级的人工智能:AI技术将进一步集成到生产过程中,实现更复杂的决策支持和自动化。

5. 网络安全:随着车间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将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议题。

6. 可持续性和绿色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将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制造实践。

7.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为了实现更广泛的集成和协作,行业将推动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8. 人机协作:未来的车间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利用人类的智慧和机器人的效率。

二、工业物联网建设

物联网(IoT)建设和数据采集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车间的关键组成部分。以下是物联网建设和数据采集的主要步骤和考虑因素:

 

1. 需求分析:

确定业务目标和需求。

评估现有基础设施和设备。

2. 系统设计:

设计网络架构,包括设备、网关、服务器和云平台。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标准。

3. 设备选择与部署:

选择适合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在车间内部署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通信。

4. 网络连接:

确保设备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

考虑使用Wi-Fi、蓝牙、ZigbeeLoRaWAN等技术。

5. 数据集成:

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集成到一个中央数据库或云平台。

使用API和数据交换格式(如MQTTCoAP)来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性。

6. 安全措施:

实施端到端的安全策略,包括设备认证、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

三、数字化生产管控平台、数字孪生车间及大数据

数字化生产平台、数字孪生车间以及大数据应用是现代制造业中推动智能化和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下面分别对这些概念的目标、建设内容、应用和系统进行概述:

3.1 数字化生产平台

 

建设目标:

1. 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 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

3. 增强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4. 支持决策制定,提高响应速度。   

建设内容:

1. 硬件设施:自动化设备、传感器、机器人、服务器等。

2. 软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

3. 网络架构:工业以太网、无线通信、5G等。

4. 数据集成:实现设备、系统和流程的数据集成。

5. 安全措施: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3.2 数字孪生车间   

 

建设目标:

1. 通过虚拟模型优化物理车间的性能。

2. 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支持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的迭代。

4. 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   

建设内容:

1. 虚拟模型:创建车间的详细数字模型。

2. 实时数据:集成实时数据以驱动虚拟模型。

3. 模拟和分析:进行生产模拟和性能分析。

4. 可视化工具:3D可视化和交互式界面。

3.3 大数据应用

 

建设目标:

1. 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 支持基于数据的决策制定。

3. 提高生产过程的预测性和自适应性。

4. 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   

建设内容:

1. 数据采集:从设备、系统和外部来源采集数据。

2. 数据存储:使用大数据平台如Hadoop或云服务进行数据存储。

3. 数据处理: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

4. 分析工具:机器学习、统计分析、数据挖掘。

5. 可视化:数据仪表板和报告。

四、MESAPS系统

MES(制造执行系统)和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是现代制造业中两个关键的信息系统,它们在生产管理和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4.1 MES(制造执行系统)  

 

功能:

1. 生产跟踪:监控生产过程,记录生产数据,确保生产活动符合计划。

2. 资源管理:管理生产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和能源。

3. 质量管理:监控产品质量,记录质量数据,支持质量控制和改进。

4. 维护管理:安排和跟踪设备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5.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以支持决策制定。  

特点:

实时性:提供实时的生产数据和状态信息。

灵活性:能够适应生产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

集成性:与ERPPLMSCADA等其他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   

应用:

在生产线上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质量。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提供生产报告和分析,支持管理层决策。

4.2 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    

 

功能:

1. 资源优化:考虑资源限制,如设备、人力和材料,进行优化排程。

2. 约束管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如交货日期、优先级和生产能力。

3. 计划生成:自动生成详细的生产计划和排程。

4. 模拟与分析:模拟不同的生产场景,分析其对生产的影响。

5. 响应变化:快速响应生产变化,如订单变更、设备故障等,重新优化排程。   

特点:

高度优化: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灵活性:能够处理多变的生产需求和约束条件。

可扩展性:支持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生产环境。   

应用:

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和排程,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资源分配,减少浪费。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生产异常,保持生产计划的适应性。

4.3 集成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MESAPS往往需要紧密集成,以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优化。MES提供实时的生产执行数据,而APS则根据这些数据和生产约束条件生成优化的生产计划。这种集成可以提高生产透明度,减少人为错误,加快响应速度,最终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过程。

转到 首页 第  1  2  页 末页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