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光伏制造业再迎迭代期?

发布时间:2023-7-25     来源:中国能源报 姚金楠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王静
摘要:一边担心过剩 ,一边持续扩张,当下的中国光伏制造业正在经历怎样的发展周期?

一边是跌至冰点的产品价格,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扩产规划。虽然产能过剩的担忧之声不绝于耳,但光伏企业扩产的脚步却并没有因此停止。

在过热与扩张的拉扯中,当下的中国光伏制造业正在经历怎样的发展周期?

龙头企业动作频频

“现在整个行业一提到扩产,都说自己是理性的,别人是不理性的。”面对产能过剩的市场隐忧,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在下定决心扩产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企业从领导层到管理团队,都经过了非常全面的调研。“在降碳目标激励下,全球光伏行业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特别是2020年至2025年,预计高增速的情况将持续,这也让资本市场对光伏的认可度增加,大量公司上市融资,壮大企业产能,发展动力十足。”

仅仅在最近两个月,行业内几大主流上市企业就在产能扩张上动作频频:

717日,刚刚回归A股不久的阿特斯披露,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投建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约180亿元。根据相关公告,该全产业链项目涉及单晶拉棒和切片、坩埚、电池、组件、工业硅和多晶硅项目等多个环节。

717日,晶澳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网上路演成功举行。本次拟募集资金约89.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630日,天合光能披露定增预案,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09亿元,用于高效电池、组件等扩产,并将超30亿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21日,隆基绿能披露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募资不超过199.96亿元,用于鄂尔多斯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鄂尔多斯年产30GW单晶电池项目、马来西亚年产6.6GW单晶硅棒项目、马来西亚年产2.8GW单晶组件项目以及越南年产3.35GW单晶电池项目。

高纪凡指出,按照当前态势,未来5年将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期。“这两年,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还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到达一定体量后,增长将变缓。当增量下降,如果企业延续目前的发展惯性,有可能出现和多晶硅一样短时间内价格暴跌的局面。”

盲目跟风风险巨大

在产能狂飙的同时,同质化竞争加剧或难以避免。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指出,其实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一直都存在,而近10年越来越激烈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资本的影响。“随着资本力量越来越强,企业要增强竞争力,还是要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在高纪凡看来,既有优势企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如果持续努力,未来三到五年还会保持优势地位。“但对新企业而言,要发展就需要差异化的产品,如果是和既有优势企业竞争同质化产品,挑战非常大。”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晓华对此深表认同:“盲目跟从行业头部企业去做同样的事,非常危险。”

如何杜绝跟风,寻求差异化发展?高纪凡认为,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势互补,才能走得长远。“此前,行业内企业基本是专业化发展,分工明确。近两年,由于供应链部分环节出现短缺和价格波动,企业有了危机感,垂直一体化发展趋势渐浓。不少企业为了构建更加一体化的结构,选择投资扩产,对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一个企业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做好,大不见得强,未来还是要强调合作。”

技术迭代期更需科学布局

虽然从需求角度而言,当前的实际产能已远超行业需求,但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川却指出,要看到现阶段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期,很多新产能是N型产品对传统P型产品的替代。企业必须通过扩产在未来1-2年内淘汰老旧产能。技术迭代在光伏行业发展史上出现多次,在老旧产能淘汰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不停叠加的产能,还要统计有多少产能已退出。而且,光伏制造企业中民企偏多,决策机制相对灵活。“一旦企业看到产能过剩,可以很快停下,目前不少企业就有自己的投产节奏计划。”

近日,隆基绿能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光伏行业是技术进步较快的行业,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先进产能还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产能过剩为阶段性过剩,光伏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经过优胜劣汰后,阶段性过剩的产能会自动出清。

据了解,目前,针对短期内光伏产业上游扩产规模巨大、出现过热苗头的情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明确表示,希望各有关方面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原则,认真做好行业分析和市场研究,树立共赢理念,积极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加强行业自律,理性投资决策。同时,呼吁各地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谨慎引导产业落地,优化营商环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无序竞争恶劣,恶意性竞争,共同维护产业链的安全平稳可靠,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