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如何看待5.2%经济增速与个体“温差”?

发布时间:2024-2-20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陈雪柠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 王静

咱们别聊经济了,还是聊聊养生吧!春节前夕,一家北京企业的年会上,有员工这样调侃。

为什么?从数据上看,去年北京经济的亮点明明不少啊!

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5.2%,工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都交上了不错的成绩单,大趋势持续回升向好。

——北京以优势行业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等北京服务业的优等生,去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成;作为工业领域的排头兵,装备制造、汽车行业等把工业增加值增速往上拉了4.1个百分点;1200余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和300余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2%15.2%

——北京以潜力行业赋能未来。

北京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继续攀升,达到42.9%;新型储能、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新能源整车制造等行业增长强劲,推动工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北京以政策蓄能激发活力。

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15项稳就业措施集中推出,营商优化带动全年新设企业近30万家;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培育服务独角兽企业发展措施等新政也相继出台,助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疫情冲击的寒冬过后,北京这座超大城市人气的回升、市场的回温是实实在在的。虽然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但其他领域的投资仍保持活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孕育,恢复向好的信号持续释放。

然而,一些市民对经济回升似乎感知不明显。不少人的直观感受是:工作不好找了,生意不好做了,钱更难挣了。

这,就是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

2023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之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季度,GDP增长了3.1%,上半年上升到5.5%,前三季度累计又回落至5.1%……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是疫后经济的关键词。

5.2%的增速高不高?与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4.5%增长目标相比,应该说高于预期。北京仍在努力走出三年疫情留下的阴霾,也正因如此,这份5.2%成绩单,尤为不易。

但有人一听到企稳向好,便一脸不屑一顾。难道大家不乐意看到经济复苏吗?当然不是。市民期盼的,是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可信的逻辑,解释统计数据背后的事实和趋势。这也是我们在新春之际推出这个系列述评的初衷。

我们关注宏观数据,因为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时与势。但是,总体上发展不错,不代表每个方面都好。统计样本的选择、数据处理的方法,都会影响人们对宏观数据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虽然占比不高,但产出规模大,对经济整体走势的影响更明显;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它们的经营好坏被更多人感知,但对宏观数据的影响却相对较小。

又比如,市民关注的收入数据,总有人吐槽被平均。去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75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单纯从数据上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同步。

但不可否认,由于人们所处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不同,实际收入千差万别,很多居民的实际收入达不到平均值。根据统计规律,居民收入统计结果一般呈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偏离并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会低于平均值。

温差还与时差有关。经济回暖从宏观层面渗透到百姓生活,需要时间,政策效力、消费潜能等红利释放也需要时间。

经济温差或许不能回避,但心理落差可以消除。

我们既不能因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就忽视个体困难,也不能因个体困难就误判整体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复杂发展环境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春江水暖,生机勃发。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北京市将在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全面提升两区建设水平等方面继续发力。相信随着宏观经济指标持续改善,更多积极的变化会逐渐传导到市民身边,使我们的个体感受与宏观数据逐渐同温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