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专精特新  >>  专精特新-动态信息  >>  正文

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分析及未通过原因分

发布时间:2024-10-9     来源:华夏泰科深圳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重点摘要

随着 2024 年专精特新 小巨人的名单公布,工信部已累计开展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共计 15962 家企业入选,在去除复核未通过的企业后,累计数量仍超1万家,培育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已然提前达成。现对第六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公示名单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其地域分布、企业特点及上市情况,并针对未通过的企业提出改进建议。

 一、历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

从数量来看,第六批公示的 小巨人企业相较于第五批的 3671 家,下降了17.95%,已连续两年呈减少趋势。2024年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信部评审企业数量在1.5w家左右,按照全国各地区公示名单统计数量共计3012家,通过率仅20%。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数量共计2429家,第三批原通过企业数量为2930家,按照全部参与复核情况来算、复核通过率为82.9%

 

      近两年,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数量逐年减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前期认定工作的推进,符合条件且未被认定的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后续认定难度自然增加;二是为确保 小巨人企业的质量与含金量,相关部门在筛选过程中更为严格,淘汰了部分不符合新标准的企业。

  整体而言,认定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主要与评选标准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要求愈发严格。在对第六批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审核中,不仅加大了对申报企业财务、技术创新的审核力度,加强了对材料造假的惩罚力度,还压实了地方责任,增加了实地抽检等环节。

  二、2024 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分析

1、地域分布情况  

第六批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省市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经济大省的小巨人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在此次公示的第六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中,江苏、广东(含深圳)和浙江数量较多,分别有711家、561家和400家,三个省份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一半。

  以下为各地名单数量统计表:  

 

江苏省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新增入围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充分展示了江苏省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此外,还有一些省份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少,如青海省、海南省等,占比仅为0.02%0.07%,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有关。整体来看,第六批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省市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其他省份则相对较为分散。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的不同特点和优势。

2、企业领域分布  

这些企业之所以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们在企业基础构建、技术创新实力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等多维度上的卓越表现。进一步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广泛覆盖并深耕于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关键支持领域,具体分布领域如下图所示,这些领域不仅代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

 

3、上市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公示的第六批30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131家为A股上市公司。从股权融资来看,超过三成企业接受过创投机构投资,投资次数在10起以上的企业共有40家。从行业(申万二级)来看,专用设备15家,汽车零部件15家,半导体、通用设备、电网设备各8家。如果上述131家企业公示全部通过,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将达到1147家。

  4、特点分析

1)  研发投入高  

这些企业展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其研发经费的投入占据了营业收入的显著比例,平均达到10.4%,彰显了对技术创新的坚定承诺。此外,它们平均持有高水平的I类知识产权达16项之多,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平均贡献1.2项,体现了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

2) 深耕细分领域  

专注于各自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这些企业平均在该领域运营超过3年,其中更有高达70%的企业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成为了稳固、增强及补充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3) 成长性高  

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长潜力,这些企业在近两年的平均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不仅彰显了其稳健的发展态势,更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

  三、未通过核心原因

1、行业领域问题  

领域不匹配,偏离重点扶持方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其焦点聚焦于六基领域、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战略高地,旨在推动关键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如果申报的企业并非是当前国家层面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即便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若未能精准对接国家发展大方向,其申报成功率亦会大打折扣。

  建议:企业应深入研读政策导向,明确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核心优势,并探索其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潜在关联点。若产品线丰富,建议精选一至两款最能体现技术领先性和市场潜力,且与重点支持领域高度契合的产品作为主打,详细阐述其技术创新点及对产业链的贡献。

2、产品定位问题  

产品命名笼统,市场竞争力待加强。在申报过程中,产品名称的精准性与特异性直接关乎其市场定位与竞争力的展现。若产品名称过于宽泛,缺乏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不仅难以准确评估市场占有率,更难以凸显其在细分领域的独特优势。企业决策层对产品命名的坚持,虽体现了对品牌一致性的重视,但在申报场景下,则需灵活调整策略。

  建议:企业应组建跨部门团队,对产品进行细致梳理,明确每款产品的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群及技术特色。在此基础上,重新命名或调整描述方式,确保主导产品名称既体现专业性,又便于评估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市场调研,收集并整理市场占有率、客户反馈等数据,为申报提供有力支撑。

3、发明专利问题  

发明专利分散,未聚焦关键产业链。拥有众多发明专利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但若这些专利未能形成合力,聚焦于企业主营业务及行业关键产业链,便难以在评审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当企业业务多元化,发明专利分散于多个领域时,更需警惕多而不精的陷阱。

  建议:企业应重新审视其专利布局,优先聚焦于与主导产品紧密相关、对行业关键技术有实质性贡献的发明专利。通过整合优化,形成围绕主导产品的专利集群,提升专利的集中度和应用价值。同时,加强专利管理,确保每项专利都能有效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此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是增强申报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总之,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公示名单展示了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日益严格的评选标准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申报策略,确保与国家战略方向的高度契合,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成为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为实现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继续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

Baidu
map